孙鸿烈院士
男,1932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4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毕业,1960年中科院沈阳林业土壤所研究生毕业。曾任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中科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副主席。现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国际科学数据委员会(CODATA)执行委员、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ICIMOD)理事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为资源利用与区域开发,是中国自然资源科学考察与区域开发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70-90年代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70年代提出关于可更新资源的整体性、多宜性、区域性与有限负荷等特性观点;80年代从全国、区域、典型地区等三个层次推动中国农业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研究;90年代领导建立中国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1986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9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奖。
李文华院士
男,1932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前苏联科学院生物学博士。中国生态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名誉院长。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理事会主席兼执行局主席,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小流域治理首席专家,瑞士苏黎士大学和国内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等职务。现任《自然资源学报》和瑞典皇家科学院《人类环境杂志》(中文版)主编。
长期致力于生态学和自然资源领域的科学研究。领导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和西南省(区)大规模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开发研究,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系统总结了我国在农林复合经营和生态农业领域的经验,创立千烟洲生态农业模式,并在亚热带丘陵山地大面积推广。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等组织的多个国际研究计划中担任主席、首席科学家、理事等职,领导并参与了多项大型国际生态学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专著14部,9项科研成果和著作获国家和部级奖13次,并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称号。
孙九林院士
1937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资源学家、农业与资源环境信息工程学科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终生教授。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科技部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项目数据汇交中心主任、国土资源信息化咨询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与资源环境中的应用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并解决一系列关键技术。在取得的15 项重大成果中,有11项获省部级以上18种奖励,出版专著11部、论文80余篇。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我国(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资源信息管理体系结构、资源信息分类编码、区域开发模型体系、统计型空间信息系统模式等,为信息科学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做出了开拓性贡献。90年代建成国内第一个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的多品种大面积遥感估产实用系统,主持完成面向应用的中国农业资源信息系统和青藏高原科学数据库,编著“信息化农业总论”系统阐述信息化农业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程,提出了资源环境虚拟科研环境的初步框架等,把信息科学技术在农业与资源环境中的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从90年代末至今,投身于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事业,负责编制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规划。2003年至今主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项目,探索了研究型、分散科学数据的集成与共享的多种模式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调研并提出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项目数据汇交总体工作方案,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组建了97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项目数据汇交管理中心,推进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据汇交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