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 页机构概况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研究生教育科学传播合作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中国科学报】专家揭开雪域高原“变绿”的奥秘
    2015-09-01 | 编辑: | 【 】【打印】【关闭

      专家揭开雪域高原“变绿”的奥秘 

        称青藏高原持续变绿是气候条件变化和国家政策共同作用使然

       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8/10  

      ■本报见习记者 张晴丹 

      最新的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西藏的植被覆盖度增加10%以上,改善趋势面积大于退化趋势面积。 

      种种迹象表明,雪域高原正在经历“变装”过程。植被覆盖率的上升,为这片神奇的土地披上了绿衣。 

      相关专家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青藏高原持续变绿是气候条件变化和国家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 

      雪域高原正持续变绿 

      最新调查显示,近15年来西藏的植被覆盖度增加8%以上,而且56.2%的西藏土地上的植被覆盖呈现稳定状态。其中,植被呈改善趋势的面积达21.4万平方公里,占西藏总面积的18.8%;呈退化趋势的面积为20.4万平方公里,占西藏总面积的18.3%。总体而言,植被改善趋势面积大于退化趋势面积。 

      “根据我们的遥感生态监测和实地监测结果,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面积确实正在不断扩大。”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朱立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雪域高原正持续“变绿”。 

      据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张扬建介绍,影响青藏高原植被变化有两个要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其中,温度是青藏高原草地生长的一个主因。在过去30年里,青藏高原年均气温上升了两摄氏度,温度变化很明显。”张扬建说。 

      在气温不断升高的同时,青藏高原的降水量也随之增加。其年均降水量每10年增加6.9毫米,变暖变湿为植被营造了“温床”。 

      此外,人类活动的变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根据气候与植被关系模型,我们初步发现,最近十年国家开展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工程,比如退牧还草和发放禁牧补助等,对植被的改善产生了较大成效。”朱立平表示。 

      他同时指出,气候变化和国家政策的作用叠加,使青藏高原的植被情况“好上加好”。 

      植被情况好转意义深远 

      作为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24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占了我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它是我国生态建设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是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张宪洲表示。 

      青藏高原是中国的生态屏障。“一个重要作用在于,通过地表覆被(比如冰川、河流、植被等)对大气的加热过程起到作用,然后通过大气环流向中国东部甚至南亚地区扩散,以此改变周边的气候环境。”朱立平介绍说。 

      也就是说,如果地表环境是全裸露的,那么吸收多少热量就会返回多少。而目前植被覆盖度变好后,就能辅助吸收掉很多热量。由于青藏高原海拔很高,这些热量被吸收了之后,对大气也有反馈作用。 

      “植被变好,可反过来抑制温度的升高,对缓和全球持续升温有一定的功效。”朱立平说。 

      此外,青藏高原“变绿”有助于保证长江、黄河源头的水质稳定。“长江、黄河的水源头都在这里。保护好这个中华民族的‘水塔’,就需要保护好当地环境。这比任何工作都重要。”张扬建说。 专家们表示,青藏高原植被覆盖趋势变好,还可促进水土保持,减少泥石流、洪水等灾害的发生,并且会有效减少沙漠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等。 

       “有关青藏高原的远程效应,我们正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可以看到的是,植被情况的好转影响深远。”张宪洲表示。 

      综合研究气候变化影响  

      在专家们看来,青藏高原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下一步会着重通过五六个野外台站的监测,验证此前得出的植被情况变好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否准确。”朱立平表示,这样也有助于发现人类活动到底起到多大作用。 

      此外,气候变暖变湿不仅对植被有促进作用,还会对冰川、湖泊和河流产生影响。“我们一直在监测冰川、湖泊和河流的变化,看气候变化对地表过程的整体条件到底产生怎样的影响。”朱立平说。 

      由于冰川、湖泊和河流都会影响地表湿度,从宏观上来看,整个植被和地表湿度的变化都会对大气过程产生影响,然后再反馈到周边地区。为此,青藏高原所近期将从这个综合性的角度研究该过程。 

          《中国科学报》 (2015-08-10 第4版 综合) 

      建议您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屏幕设置为1024 * 768 为最佳效果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Copyright.20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100101 京ICP备050028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