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 页机构概况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研究生教育科学传播合作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
    2013-10-24 | 编辑: | 【 】【打印】【关闭

      1016-17日,中国科学院-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简称千烟洲站)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江西省吉安市召开。会议的主旨为,进一步推动千烟洲站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 

      千烟洲站自1983年成立以来,历经30年的风风雨雨,谱写了一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革命老区的赞歌。 

      中国科学院孙鸿烈院士、刘昌明院士、中国工程院孙九林院士、江西省原副省长黄懋衡教授、胡振鹏教授应邀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为千烟洲站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部分老专家、老同志60余人参加了会议。 

      16日下午,与会人员前往千烟洲站进行了考察,参观了保存完整的“千烟洲模式”示范区、森林碳水通量观测系统、森林水文观测设施以及农田长期定位观测试验场等,并观看了千烟洲站30年来取得的成就展。 

      17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原党委书记成升魁和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戴星照的主持下,研讨会正式拉开序幕。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副主任吕先志、江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卢福才、江西省吉安市副市长肖玉兰分别致辞,高度赞扬了几代千烟洲站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奋斗精神,充分肯定了千烟洲站立足国家和地方需求、成功创建的“千烟洲模式”为红壤丘陵区的生态恢复和山江胡综合治理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希望千烟洲站继续加强与地方合作,为实现美丽江西、幸福吉安做出更大贡献。 

      成升魁首先感谢江西省各级政府在千烟洲站发展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向曾经在站工作过的老科学家和地方管理人员表达敬意。他指出,在过去的30年,千烟洲站为南方红壤丘陵区综合开发做出了卓越贡献,未来将继续瞄准科学前沿以及国家和地方需求进行深入探索,希望千烟洲站在人工林结构优化及其应对全球变化等领域努力工作、取得更多的成果。同时,也要注重加快青年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地方需求。 

      随后,江西省原副省长胡振鹏教授、千烟洲站站长王辉民研究员、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刘世荣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周国逸研究员、千烟洲站郭大立研究员分别以“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千烟洲站发展战略报告”、“变化环境下多目标人工林生态系统经营:现状、挑战与展望”、 “森林生态系统碳氮水过程研究”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综合研究”为题做了报告。 

      17日下午,在孙九林院士的主持下,会议针对千烟洲站的未来发展战略展开了综合讨论。讨论会气氛热烈,与会专家们就千烟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议,为千烟洲站更好的发展献计献策。专家们一致认为,“千烟洲模式”的成功之道是以地方需求为基石,与江西山江湖工程紧密联系,从而创造了院地密切合作的成功范例,发展出了一条生态恢复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因此,千烟洲站的未来发展仍要牢牢把握地方需求,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在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同时,提高当地农林业生产经营的效率与效益。黄懋衡教授十几年后再访千烟洲,在表达了对千烟洲站近年来发展变化的欣喜之余,也对千烟洲站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孙鸿烈院士在会议的总结中指出,千烟洲站未来应在“观测、试验、研究、示范”的同时,紧紧围绕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这一科学问题,探索提高我国森林质量的有效途径,这是我国林业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建立大型综合实验样地,开展纯林改造研究,希望千烟洲站能为我国人工林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最后,王辉民站长代表全站人员向各位专家的热情支持和关心表示衷心感谢,并表达了将千烟洲站建成国际知名的亚热带生态环境研究平台的坚定信心。 

        

      (千烟洲站供稿) 

      

     

      与会人员在千烟洲站合影

      

     

      研讨会现场

      建议您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屏幕设置为1024 * 768 为最佳效果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Copyright.20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100101 京ICP备050028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