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联系我们English中国科学院
 
首 页机构概况机构设置研究队伍科研成果研究生教育科学传播合作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技术与规范研究”年度进展交流会议在京举行
    2018-11-06 | 编辑: | 【 】【打印】【关闭

      8月17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技术与规范研究”项目年度进展交流会议在北京举行。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中国林业科学院副院长孟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邵明安院士、刘纪远研究员和于贵瑞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葛剑平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舒俭民研究员和张林波研究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徐明岗研究员组成。项目首席、地理资源所王绍强研究员、课题负责人及研究骨干共50余人参加会议。 

      于贵瑞首先简要介绍了该项目的立项背景和预定研究目标,并着重指出本次会议是通过梳理过去一年的工作,对照任务、发现问题和提升认识,为项目后续顺利实施及完成既定目标发挥重要和积极作用。 

      项目首席和各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课题的年度进展。专家组对照项目及课题任务书与考核目标,认真听取和检查了年度工作进展,并针对每个课题分别开展了专家评议,特别是在生态要素监测及其立体组网与数据传输技术、生物多样性监测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区域生态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以及在森林、荒漠、湿地、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的应用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意见与建议评述。 

      傅伯杰指出,该项目核心是“生态质量综合监测”,工作应围绕生态质量和监测技术两个方面做足文章。生态质量研究应该侧重结构、组成、过程和服务等多方面,并且要在不同尺度上考虑指标体系,同时落到具体的监测方法及其技术研发。最后,傅伯杰对项目执行提出了希望,期待项目能在已经取得的进展上,通过对项目目标的“回头看”,认真分析、学习和提高,突破现有国内生态监测多看数量,缺乏关注生态质量的不足,实现质的飞跃。 

      王绍强表示,要认真按照专家建议和项目任务书要求,聚焦生态质量监测技术与规范,瞄准核心问题,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实现重点研发任务的考核指标,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天下午,项目组内部专门针对2018年年度任务进行了研讨,制定了下一步工作重点和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技术与规范研究”项目于2017年9月启动,主要目标是制定服务于生态质量评估的国家生态系统网络观测技术与规范,构建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监测技术体系,建立区域生态质量综合监测技术体系,制定相关行业监测技术规范,从而服务于国家生态质量动态变化监测和管理。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9家科研单位共同参加。自启动以来,项目顺利完成了年度研究任务和考核指标,提出了生态系统观测网络监测指标和技术规范,研发了生物多样性地面监测系统,构建了植被冠层高光谱观测系统,获得软件著作权4项,申请专利5项,申请行业标准1项,完成《区域生态维持功能监测技术规范》等草案4项以上,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论文12篇。 

        

      会议现场 

      建议您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屏幕设置为1024 * 768 为最佳效果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Copyright.20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100101 京ICP备050028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