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Zhou, L., H. L. He*, X. M. Sun, L. Zhang, G. R. Yu, X. L. Ren, J. Y. Wang, and F. H. Zhao (2013), Modeling winter wheat phenology and carbon dioxide fluxes at the ecosystem scale based on digital photography and eddy covariance data, Ecological Informatics, 18(0), 69-78.
近年来,数字相机作为“近地面”遥感监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监测各种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等特征。本文以华北平原禹城农田生态系统为例,首次在野外条件下利用数字相机进行长期、连续、自动、高频的原位监测,系统开展生态系统物候监测及碳循环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估计了2011-2012年农田物候期,与野外实测物候期相差3-4天;(2)尝试采用2011年绿度指数数据优化光能利用率模型,从而预测2012年农田总初级生产力(GPP),与涡度相关技术得到的GPP基本一致。本研究是对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物候监测的有效补充,提供了一种估算农田物候期及GPP的新方法。
2. Ren, X. L., H. L. He*, L. Zhang, L. Zhou, G. R. Yu, and J. W. Fan (2013),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analysis of diffuse radiation in China during 1981–2010, Annales Geophysicae, 31(2), 277-289.
“散射辐射施肥效应”能够增强冠层光能利用率,从而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因此,散射辐射的时空变化研究对于正确模拟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全国气象站和辐射站的散射辐射观测数据及其他气象数据,通过气候学计算与空间化生成1981-2010年的散射辐射空间化数据,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近三十年散射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分析散射辐射变化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3. Gao, Y. H., X. X. Liu, C. C. Min, H. L. He*, G. R. Yu, M. Liu, X. D. Zhu, and Q. Wang (2013), Estimation of the NorthSouth Transect of Eastern China forest biomass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forest inventory da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34(15), 5598-5610.
森林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评估的重要基础,在区域尺度上准确快速地获取森林生物量信息是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森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生物量历史数据库和TM数据集建立了生物量与植被指数、降水、温度、DEM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使模型实现区域尺度应用,利用TM及MODIS数据,建立两者之间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线性转换关系,进而建立基于MODIS的生物量估算模型,应用该模型估算了NSTEC的森林生物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森林生物量在各剖面线上的变化规律、生物量沿降水梯度及温度梯度的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