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为了评价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以吉林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广东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和江西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7年4月–2008年5月4种典型区域森林植物叶片和凋落物的碳(C)氮(N)磷(P)元素质量比与N、P再吸收率的分析,探讨了4种森林类型N、P养分限制和N、P养分再吸收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从森林类型上看,温带针阔混交林叶片的C:N:P为321:13: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叶片的C:N:P为561:22:1,热带季雨林叶片的C:N:P为442:19:1,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叶片的C:N:P为728:18:1;凋落物的C:N:P也是亚热带人工林最高,达1950:27:1,温带针阔混交林的最低,为552:14:1,热带季雨林的为723:24: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为1305:35:1,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的C:N:P的计量大小关系与叶片的结果一致;2)从植物生活型上看,常绿针叶林叶片的C:N均显著高于常绿阔叶林及落叶阔叶林;叶片C:P与森林类型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