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相互关系及其环境影响机制
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项目首席科学家:于贵瑞
项目起止时间:2010.1-2014.
项目总经费:2000万
项目摘要
从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诞生,到2007年“巴厘岛路线图”的形成,围绕温室气体减排的谈判一直是国际外交的主题之一。目前我国不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温室气体减/限排国际压力,同时也面临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相冲突的巨大挑战,加强陆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当前,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正向更深层次发展,更加强调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综合联网观测、适应性实验与集成研究。全球变化条件下的温度升高、CO2浓度上升、降水格局改变和氮沉降增加将如何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时空变化是近年来最为关注的前沿性重大科学问题。因此,研究我国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环境影响机制,不仅是增加陆地碳汇、适应气候变化、缓解我国温室气体减/限排压力的重大科技需求,也是改善我国生态系统管理、保障生态安全、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项目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为:充分利用中国东部南北样带(NSTEC)和中国草地样带(CGT)在全球植被中的区位优势以及已取得的研究基础,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为依托,综合开展我国典型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的联网观测、多因子控制联网实验和新一代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耦合模型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