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站针对草地退化、气候变化响应和生态系统管理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一站三点一带”的空间布局,围绕那曲河流域构建通量观测塔群、元素监测网络和天空地立体化监测系统,基于藏北草地样带辐射高寒草甸和草原区。以“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与生物多样性保育”、“高寒草地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机理”、“高寒草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格局及其驱动机制”、“高寒草地优化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示范”为主要研究方向,揭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生物和环境调控机制,创新退化草地恢复及适应性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推动高原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
一、 那曲站发展历史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的那曲站在中科院“创新2020”规划实施过程中,依托于贵瑞副所长申请的院重大仪器项目,地理资源所在海拔4600m的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寒草原地带建立了那曲长期定位观测生态站。那曲站自2008年开始立项,立项伊始便得到地理资源所领导及各学科领域的格外重视。所里多次召开有多名院士和所领导参加的论证会,并且在基建和仪器购置方面提供了优先支持。2010年4月,作为拉萨高原生态站的加强实验点,那曲站于2011年开始建站。 那曲站的建立主要立足于改善当前藏北高寒草原面临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并针对目前该地区生态研究的缺陷和不足,结合先进技术和方法以寻求突破及创新。过去几十年中,藏北高寒草原生态系统在人类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双重作用下发生了严重的退化。但退化区域空间分布、各区域内的退化强度以及导致各种退化的主要原因还没得到过系统的研究。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而实施的禁牧或施肥等生态工程的选地大部分都未经科学论证。鉴于藏北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的各种缺陷和不足,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在该地区建立了那曲高寒草原生态站,主要为藏北高寒草原生态研究和当地生态保护的各项需求提供长期定位观测的永久平台和科学支持。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西藏大学共建的那曲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位于藏北高原的腹地那曲县境内(东经91°12'-93°02',北纬30°31'-31°55'),地处唐古拉山脉与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的那曲河流域,位于羌塘高原的东部和怒江流域的上游。那曲县南与当雄县接壤,北与聂荣、安多县相连,东与比如、嘉黎县相靠,西与班戈县毗邻。海拔均在4450m以上。东西最大距离233km,南北最大距离185km,总流域面积1.6万km2。于2006年由西藏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成立、建设和运行藏北高原的腹地。2010年成为西藏自治区科技厅4个区院合作重点实验室之一。自2012年开始,按照中科院生态网络(CERN)的要求陆续开展了水、土、气、生四大要素的监测。位于高山嵩草草甸分布的中心位置,针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国家重大需求,集综合观测、科学研究、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多学科交叉地开展高寒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育与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性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适应性管理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从而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试验示范。
图3 建站初期的那曲站
经过近16年的建设,2021年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择优建设名单。那曲站围绕高原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科学前沿,以及国家和西藏重大科技需求;辐射整个藏北高原,以典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为对象,架设以那曲站为基点的天-地-空立体监测系统,构建藏北高原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揭示全球变化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动力学机制与生物和环境调控机制;研发高寒草地优化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并进行示范。拓展全球变化研究的新领域,推动高原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管理领域的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开展高寒草地生态及其适应性领域基础科学研究、管理模式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集成示范的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和研究的开放性平台。
二、那曲站简况和成果
1 研究方向
(1)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与生物多样性保育
藏北高原孕育了独特的高寒草甸和草原等植被类型,其生态系统演变和生物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独具特色。针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不明确、驱动机制不清楚,以及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求,本研究方向围绕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草地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基于长期定位监测和草地样带调查,利用基因组测序、植被群落调查、生态要素动态监测等技术方法,开展不同类型高寒草地演变规律、生物多样性保育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2)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3)藏北高原重要资源植物的种质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利用。
(2)高寒草地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机理研究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适应及其反馈机制是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针对藏北高原高海拔、低温、强辐射、干旱、氧气分压低等自然条件,生态系统敏感而脆弱,升温快速等特点,本研究方向以生物和环境调控机制为核心科学问题,利用涡度相关通量观测、站点尺度的联网控制实验、水热梯度下的草地样带,综合研究气候变暖、降水变化、CO2浓度升高、大气氮沉降、极端气候事件和放牧禁牧等全球变化要素对高寒草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水碳氮循环过程的影响,揭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拓展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领域,提升高寒草地响应和适应全球变化的理论认知,为全球极端环境下的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提供预警( 图 4)。
图4 模拟控制实验研究框架图
(3)高寒草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格局及其驱动机制
针对藏北草地退化格局不明确,驱动要素不清晰等问题,本研究方向以不同时空尺度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的动力学机制为核心科学问题,在摸清生态学机理机制、优化参数及创新方法的基础上,对相关生态模型进行本地优化,借助高光谱近地遥感、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和模型模拟等手段,综合研究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时空演变格局和规律,辨析和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相对贡献,揭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关键过程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模拟预测全球变化驱动下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长期演变趋势,为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制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图 5)。
图5 响应格局研究框架图
(4)高寒草地优化管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示范
针对藏北草地局部退化、沙化,牧草产量低,载畜能力差,冬春草场饲草严重短缺,草畜平衡调控能力差等问题,本研究方向以服务于区域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聚焦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与高原生态系统变化的关系,研究、示范高原生态系统调控技术、全球变化适应性管理模式、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以及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国际合作策略。针对高原特色,研发西藏高原农牧业协调发展的技术与模式,退化沙化草地的恢复重建技术与模式,自然保护区和江河源区的保护、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等;研究西藏高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与基础科学问题,探索国际生态系统管理和区域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学领域的科技进步,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图6 草地优化管理研究框架
2. 研究队伍
那曲站目前拥有固定研究人员29人,研究员/教授10人,其中“杰青”1人、“万人计划” 1人、“青千” 1人、“百千万人才” 1人、“百人计划” 4人、“优青” 3人;聘请国内外客座研究人员15名;副研究员5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生和硕士生26余名。2021年,培养博士与硕士5名,进站1名博士后,出站1名博士后,引进科研人员1名,并逐步壮大科研队伍。学科配置包括:全球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生态学和气候变化模型、放牧生态学、微生物学、土壤学、高原植物生理生态学、草地生态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等,能够满足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目前那曲站的领导如下:
张扬建:研究员,站长,全面负责那曲站的科研及运行。
朱军涛:研究员,执行副站长,负责行政及基建工作。
斯确多吉:研究员,副站长。
布多:教授,副站长。
加强条件保障能力建设,提升那曲站建设水平,提高那曲站观测能力和科研能力,完善提高工作和生活条件。加强人才和队伍建设,吸引和聚集高层次野外科研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科学家群体,稳定一批具有野外观测、管理和数据挖掘分析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那曲站科学研究提供各类人才支撑。
3.试验场地与设施
那曲站在2个研究站区主试验场设立了2处综合观测场和多个大型的野外试验平台。两个综合观测场分别位于两个研究站区的园区内,紧邻生活区,便于日常管理和监测。在每个综合观测场内按国家标准设置了25×25 m2气象观测场、径流场,监测气象、水分、生物量。那曲站自建站以来,重点关注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未来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干扰等,研究揭示高寒草地退化机理机制,研发集成退化高寒草地恢复与重建模式和技术。全球变化方面重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不对称增温、降水改变、CO2浓度升高、氮沉降、围栏封育、自由放牧等要素。那曲站针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建立了多种大型试验平台,创造极为方便的观测与科研条件。
那曲站共有1500亩围栏样地( 图 7),那曲市那曲镇曲果仁毛村站区拥有1200亩围栏样地,包括自然围封样地和退化围封样地等,用于野外试验平台构建和监测用地等,2017年在班戈高寒草原也建立了200亩地的观测站点。那曲市罗马镇凯玛村站区拥有永久占地面积1500 m2,约100亩围栏样地用于建设各类野外试验平台以及长期监测样地。针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和反馈等问题, 那曲站先后建立11个大型长期试验观测平台。
图7 围栏样地
针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和反馈等问题, 那曲站先后建立11个大型长期试验观测平台。
图8 观测平台
4. 现有仪器设备
那曲站拥有气象、通量观测、生物测定、土壤呼吸、光合生理等观测仪器数50余套,价值2000万,有较好的仪器设备基础,在数据监测和课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曲站目前拥有仪器设备绝大部分是国内最为先进的监测分析仪器,完全可以满足国家生态与环境野外研究试验观测的需要。
具体包括:固定气象站3套,小气象站35套,涡度相关通量观测系统7套、土壤呼吸监测系统1套(16个chamber),甲烷排放系统1套,能见度监测系统1套,辐射监测系统9套,根系监测系统2套,叶面积监测系统1套,二氧化碳同位素分析仪1套,甲烷同位素分析仪1套,气相色谱仪1套,无人机及高光谱监测系统1套等。能够实现空气温湿度、降水、风速风向、土壤5cm、15cm、30cm、50cm深度的温湿度、有效光合辐射、四分量辐射、土壤呼吸、碳通量、能见度等指标的自动监测。
图9 现有仪器设备
5.工作和生活设施
那曲站永久占地面积15亩, 拥有3处站区,另外目前正在征用30亩拥有土地使用权证的土地用于生活、办公设施建设与观测、研究场所。那曲站区共有1500亩围栏样地,班戈县拥有200亩的试验样地。曲果仁毛村站区基建设施占地10亩,建有铁栅栏,生活区包括15间宿舍,面积400 m2,设有食堂1间,1间厨房,1间会议和活动室,可提供20-30人食宿,大型仓库2间,可用于存储设备和仪器等; 那曲市中心站区拥有与自治区环保厅共建的专家公寓楼和实验楼,占地面积约1500 m2,共计科研用房10间。有自备水井一口、国家电网变压器一个,能提供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用电,日式皮卡车1辆。罗玛镇凯玛村研究站区基础设施占地1500 m2,拥有200 m2藏式房一套(土木结构);活动板房2套共240m2,床位30-40个,可以同时满足30-40人在站上生活和工作;各观测点均拥有自己的独立变压器,可以保证稳定的电力供应,小型电器、电脑等能正常使用,并有地下水井,可以解决研究人员的吃水问题。目前已经具备完善的生活、住宿条件,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较好的生活保障。
三、研究成果
近5年来,那曲站在国家科技部、基金委、中国科学院、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等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本着完成国家重点任务和“立足高原,服务西藏,树立样板,示范推广”的宗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或课题6项、气候变化重大专项1项、基金委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基金各1项、基金委重点项目2项、基金委联合基金2项、基金委面上项目22项等, 总经费达14124 万元。那曲站成员在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Geo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GCB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42篇,其中SCI论文117篇,CSCD论文25篇,其它专著或报告论文8篇,其中第一单位标注SCI论文86篇,CSCD论文18篇。目前已经有12名博士生、15名硕士生在站完成学位论文工作。从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格局、响应机理、及其对气候的反馈等,以及高寒退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技术模式、高寒草地稳定性维持技术及优良牧草品种培育等应用和示范研究总结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科学研究
1)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格局
(1) 对生态系统生产力模型参数碳利用效率(CUE = NPP/GPP)提出新的认知:对CUE是恒定值的假设提出了质疑和校正,首次计算了全球植被的CUE,并得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CUE值,更新了有关生态系统生产力模型中的基础参数碳利用效率(CUE)的认识,发现了高寒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CUE,并对青藏高原进行了参数优化,提高了模型模拟精度。
(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高寒草地植被动态的相对贡献率:使用生长季的NDVI作为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的长势指标,对过去近三十年的青海-西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年际变化、空间分布和驱动因子进行了量化分析。阐明了青藏高原不同区域植被物候对温度和水分的敏感性特征,揭示了青藏高原干旱区域的植物物候对年际降雨波动响应更敏感,但湿润区域的植物返青期对温度敏感性更明显的特征。
(3) 植被返青期的温度/降水敏感性的空间格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针对每一像元计算返青期对前期温度和降水的敏感性,研究结果阐明了青藏高原不同区域植被物候对温度和水分的敏感性特征;揭示了青藏高原干旱区域的植物物候对年际降雨波动响应更敏感,但湿润区域的植物返青期对温度敏感性更明显的特征。
(4) 青藏高原草地植被生长面临的大气干旱胁迫:利用气象站点观测和遥感监测数据,并结合陆地生态系统模型,系统分析了近30年青藏高原大气水汽压差变化及其对草地植被生产力的动态影响。首次在区域水平上揭示了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生产力与大气干旱之间的联系,阐明了青藏高原持续变暖在缓解低温限制、促进高寒植被生产力的同时,也会增加大气水分亏缺导致植被的干旱胁迫加剧。这一发现为认识高寒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为降低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动态预测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2)高寒生态系统对近地面气候的反馈方面
青藏高原草地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大驱动了生长季的地表反照率减小、地表发射率增大、蒸散发增加以及近地表空气动力学阻抗增大。其净反馈效应表现为负反馈(即降温反馈)。这种净负反馈的程度沿海拔上升逐渐减少,并在海拔5000m以上地区达到正反馈(即增温反馈)。在整体的净降温反馈效应中,其决定性作用的是蒸散发作用,其次是反照率的作用,约为蒸散发作用的一半,发射率与地表空气动力阻抗的作用十分微弱。而草地覆盖度变化引起的对气温的反馈远小于辐射强迫改变引起的气温变化,反馈作用仅占辐射强迫作用的12.63%。地表反照率Albedo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沿海拔上升而增加,表示高海拔地区植被覆盖度与地表反照率之间有更为紧密的关系。在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植被覆盖度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更紧密且更重要。
3)遥感分析方面
传感器更替导致的数据偏差或观测条件造成的数据缺失,制约着地表生态过程的相关研究,这在青藏高原尤为突出。通过多源数据融合,包括多源遥感数据的融合及遥感和地面监测数据的融合,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体系,弥补了单源遥感数据的短板,提高了青藏高原相关研究的准确性。在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方面,提出了AVHRR和MODIS及SPOT数据融合的方法,提高了遥感在青藏高原监测的精度。为了克服青藏高原数据精度低,偏差较大的问题,结合遥感和地面监测数据,提出了新的遥感和地面监测数据融合的方法体系,新生成的数据相较于以往的数据有更高的精度,空间格局更加真实。通过多种数据的比较和验证,提出了针对于青藏高原的多源数据融合方法体系,建立了新的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方法体系,生成了适用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高精度数据集,为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奠定基础。
4)长期观测研究方面
利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网络 (ChinaFLUX) 中的当雄、海北站的多年涡度相关数据,实现了对生态系统碳通量年际变异来源的拆分,明确了生物因子在年际变异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生物因子与气象因子间的负反馈关系。从新的角度揭示西藏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年际变异驱动机制,量化了气象因子对生态系统驱动的滞后效应,量化了生物因子对碳通量年际变异的贡献量,明确了气象因子与生物因子驱动源之间存在负反馈关系。基于平行涡度相关观测系统评估了放牧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影响,发现适度放牧有可能会促进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提高生态系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
5)高寒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方面
(1) 二氧化碳加富和增温交互试验佐证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高度敏感性:针对高寒地区独特的环境条件,强辐射、低温、低CO2分压等,设计了一系列全球变化控制实验(包括CO2加富试验和不同增温幅度试验)来模拟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环境条件,揭示了水分条件调控了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升温的响应,发现了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对CO2加富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区域尺度上,发现了在全球变暖驱动下,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植被返青期大幅度提前,进一步论证了高寒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2) 增温、增雪和放牧交互试验揭示了气候变化和放牧对高寒草甸植物物候,物种组成及生产力的影响过程和机制:依托那曲站开展的牦牛适度放牧、增温(生长季、全年)、早春加雪(模拟早春雪灾)多因素耦合试验研究,从植物物候、植物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呼吸、饲用植物的生物量等多角度和多项指标入手,探讨了放牧在草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揭示了放牧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形成和维持中的关键机制,预估了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物种的响应和适应特征,提出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以适度放牧措施管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重要技术措施。
(3) 增温\增雪\放牧\氮磷添加试验揭示了高寒草甸植物共存和多样性维持的机制:利用景观尺度观测和增温、增雪、养分添加以及牦牛放牧等因素独立和交互作用试验研究:探讨了景观尺度上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随放牧、优势物种种群盖度、水热分布特征的变化趋势,同时利用野外试验手段,研究水、热和放牧对植物物种丰富度、均一度的独立和交互影响机制;发现了隶属于同一功能性类群(例如浅根性植物、早花植物等)的植物物种对各类环境变量的相对趋同(同质)响应特征;揭示了不同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共存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在不同环境条件(例如养分等)下的变化特征,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4) 土壤微生物和植物对氮利用生态位分化机制:在氮素受限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植物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生长阶段、土壤深度、氮素形态等都会影响植物和微生物对氮素的吸收。植物和微生物通过时空和化学生态位分化实现对氮的利用以避免竞争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 应用开发和示范研究
1)研发和集成了藏北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模式
针对高寒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鼠虫害严重、毒杂草广布等问题,选择藏北高寒草地生态安全屏障区,根据各地区实地条件,因地制宜地研发高寒草地生态系统保护、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毒杂草治理、鼠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并选择藏北高寒草地生态屏障典型植被区及典型退化区进行示范,建立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模式,为探索藏北高原高寒地区退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的技术与模式和西藏高寒草地畜牧业良性发展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技术保障。该项成果获得2015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
在查阅大量文献和已建成的约为1500亩试验基地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提出轻度退化草地的“封育”、中度退化草地的“施肥+封育”、重度退化草地的“补播+施肥+封育”三种草地恢复模式,建立西藏“南草北上”模式,实现西藏生态环境改善和农牧民收入增加的双赢。
图10 藏北退化草地恢复技术与效果
2)建立藏北草地生态系统环境监测示范平台
那曲站研究人员借助于无人机遥感技术和地面样方调查监测草地退化生态过程、建立统一的养分添加和水分控制全球变化实验网络平台,以及选取典型高寒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围栏封育、生态补播、人工牧草建设、节水灌溉、舍饲半舍饲等技术和方法,揭示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的关键生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围栏封育和人工施肥对藏北高寒草地的影响以及全球变化下藏北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变化机理,提出了退化草地的治理模式和关键技术,在上述的试验基地及成果的支撑下累计技术应用推广示范超过1万亩。
图11 藏北高原高寒草地恢复效果
3)发展了高效-低碳-增收型的草地畜牧业优化生产模式
为有效遏制天然草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减轻天然草地载畜压力、恢复草地生产能力、改善生态条件,建植高产量和高品质的人工草地成为青藏高原高寒牧区最为迫切的需求。那曲站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人工草地生态系统试验样地内,对高寒草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长期监测、常见的管理措施和种植制度进行长期定位研究,为合理应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种植制度,改善管理措施去满足牧草产量和品质的需求,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为未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探讨了建设适合当地牦牛饲养需求的棚圈,开展冬季棚圈对不同阶段的牦牛体重影响的研究,为牧户棚圈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在全地区范围内推广应用。该项成果获得了2018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
4)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格局及其环境效应
针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面临的气候变化应对和人类活动干扰等重大科学问题,采用从生态学机理机制-区域响应格局-环境效应的思路,通过地面站点的试验观测和区域样带的草地调查,对相关模型参数进行本地优化,并提出了一系列数据融合的新方法,在摸清机理机制、优化参数及更新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高寒草地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理、格局及其环境效应,对高寒草地响应与适应全球变化提出了新的认知。该项成果获得了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
四、未来发展方向
(1)以三站一带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动化监测水平,加强野生动物方面的监测和研究
(2)加强监测和科研队伍建设,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的培养和引进
(3)促进学科交叉,包括和大气、水文、地质等学科之间的交叉
(4)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提升争取重大项目的能力、面向国际前沿,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5)有效利用地域优势,进一步深入和地方的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